“拉水车来了,这300多亩庄稼有水喝了。”炎炎烈日下,看着拉水的卡车开进村子,一股股水流通过水管流入田中,在干涸的土地上喷射开来,环县八珠乡苟塬村党支部副书记苟存东总算松了一口气,连日来紧锁的眉头逐渐舒展。
今年夏天,高温天气肆虐了整个西北地区,位于毛乌素沙漠边缘的环县自入夏以来,仅仅迎来一次降水,平均降水量也不足10毫米。据气象部门发布的预警信号显示,高温天气还将持续,环县的气温将达37°以上。
随着高温连续“打卡”,旱情“烤”验加剧,正值盛花期的农作物“干渴难忍”,抗旱保苗迫在眉睫,刻不容缓。
(资料图)
去年八珠乡苟塬村进行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试点,收成良好。今年,全村五个村民小组联合打造了3000亩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示范点。然而,天不随人愿,连日高温少雨天气,让3000亩大豆玉米长势不同程度受损。苟存东和村民看着“喊渴”的农田,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。
“已经受旱近一个月,当前正值玉米扬花期,严重干旱将会导致减产甚至绝收。”苟塬村种粮大户张旭红心有余悸地说。
苟塬村离河道较远,属于典型的“靠天吃饭”。乡村两级干部商议后,决定向境内的长庆油田分公司“借水”。名义借水,实则请求支援。经过衔接后,谈妥了“借水”事宜。
光找到水不够,还要把水引到田间。车辆输送、购买设备、铺设水管……7月10日一大早,60吨水迅速到位,苟存东便带着两位村民来到示范点,按照“先急后缓、连片种植先大后小”的原则,轮班值守进行大面积漫灌。
顺着水管,拉水车里的水流入田间,站在田埂上的苟存东和村民们满头大汗,脸上却掩不住笑意。“田里终于进水了!”他说。
据了解,为有效应对旱情,八珠乡采取帮扶干部、乡村干部、党员、群众全员出动的方式共抗旱情。目前,共出动抗旱拉水保障车4辆,将位于各村的18座蓄水池全部注满,供有需求的群众自行拉运。同时,充分利用辖区内大型蓄水池、部分沟道河流水源,对旱情严重的地块开展帮浇帮灌,降低群众损失。
有收无收在于水。八珠乡的抗旱保苗只是全县抗旱的一瞥。当前正值抗旱保苗的关键期,全县各乡镇都积极发动党员干部,组织群众,因地制宜,采取有力有效措施,全力以赴抗旱保苗。
樊家川镇樊家川村大部分良田面积位于河道川地,因地势低、气温高、通风条件差,受旱严重;加上今年长时间少雨,河道已经接近干涸,附近村民常年依赖的河道水已经无所指望。了解这一情况后,镇村两级干部同时出动,购置移动喷灌设施对公路沿线的土地进行喷灌。一顿操作后,赵对红家的玉米地第一波“喝”上了水。激动地他顶着骄阳,在水车和田间来回穿梭,一边检查水泵情况,一边感叹,“水是万物之灵,总算是又能抗几天了。”
据了解,当前樊家川镇超过2.8万亩农作物继续灌溉保苗,目前,已经累计送水10车,送水170吨,灌溉面积超过5000亩,后续抗旱工作仍在紧张有序地进行中。
近几年,曾经“靠天吃饭,望云吃水”的环县人开始发展羊产业,以此来摆脱贫困,走向富裕。然而,久旱无雨带来的困境除了土地外,也波及到了羊产业的发展,羊畜饮水也变得迫在眉睫。
在樊家川镇樊家川村,沈三保家有11头牛,60多只湖羊,是村里出了名的养殖大户。这几天,沈三保眉头紧锁,“家里的牛羊每天至少需要1000斤的饮水,家里仅有的一口窖余水也就够用四五天,天气预报连续高温,一旦等不来有效降水……”这是沈三保养羊三年来面临的最大困境。
向村干部汇报情况后第二天,拉水车就开进了沈三保家院子。接通水管后,两吨水源源不断地流向了沈三保家的水窖,沈三保舒展地眉头像田间的粮食“喝足”水分后舒展开来,嘴里一边不停说着感谢,一边期盼一场透雨。
旱情连着民情,抗旱就是保民生。为和干旱抢时间,环县迅速发动镇村党员干部、志愿者组成抗旱应急小分队,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生产自救,并协调抽水机、拉水车、水泵等设备,帮助农民群众送上羊畜饮水、做好抗旱保苗,及时为农作物“消暑解渴”,确保主导产业稳产稳收。
记者:乔洁
总监制:文 璟
监 制:郭 锋 李 文
责 编:刘吉富
编 辑:张 婷
原创声明:转载请注明来源,如有侵权,联系我们删除。
▼ 网络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▼
举报电话:0934-6456982
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