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学写作基础(三):文学创作的基础和前提(上)

来源:闲读与苦读时间:2023-05-20 06:38:52

最低成本的自我投资就是阅读——


(相关资料图)

爱好文学写作的人都知道,社会生活是文学创作的唯一源泉,离开社会生活,创作便成为“无米之炊”,也就不可能产生文学。但是,社会生活又不等于文学,生活素材不等于文学形象。从生活到形成文学作品,需要经过典型化过程,正如工业上炼铁成钢那样,要经过许多道工序。

然而,形成文学作品的基础和前提是作者对社会生活的观察体验,是对丰富的生活矿藏进行探矿采矿的工作。对于初学写作者来说,对生活、对事物的观察能力,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基本功。

观察和体验,本是两个概念,前者指人的直觉,是说人通过感觉器官对外界事物产生印象,后者是指在感觉基础上产生的思维和感情活动。但在实际创作过程中,这两者经常紧密结合在一起。因此,通常人们只习惯于称“观察”,其中就包含“体验”的意思。

古今中外大量创作实践证明,观察是捕捉形象,获取创作素材的唯一途径。

在社会生活中,蕴藏着大量丰富生动的形象性事物。这些形象性的东西,常常被许多非本质、非形象的事物所遮掩,需要我们去寻找、去发掘,到沙里去淘金。

苏轼曾说过:“……山川之秀美,风俗之朴陋,君子之遗迹,凡与耳目之所接者,杂然有触于中,而发于咏叹。……将以识一时之事,为他日之所寻绎,且以为得于谈笑之间,而非勉强所为文也。”(《江行唱和集序》)

这段话有两层意思:一是说只有富于特征的外界事物“与耳目之所接”,并“杂然有触于中”,才可能进入创作;二是说要把今日对事物获得的认识感受,作为以后写作时进行反复寻思推求的依据。

契诃夫也曾用过一个生动的比喻:“我们的生活道路上,撒满了金币,可惜我们没有去发现它们。满路的金币,之所以没有被发现,或是没有主动去寻找,或是金币被道路的泥土、碎石所掩埋,不易被发现,这就需要我们有意识地进行精细的观察和探求。”

春雨中的自然界,常处于烟雾茫茫之中,似无引人注目的景色,然而,杜甫却在江边发现了充满生机的景象:

细雨鱼儿出,

微风燕子斜。(《水槛遣兴二首》之一)

春天将至,但一个人深夜独坐房中,除了窗外朦胧的更深月夜,自然界一片寂静。春天的气息在哪里呢?唐代诗人刘方平是这样感受到的:

更深月色半人家,

北斗阑干南斗斜。

今夜偏知春气暖,

虫声新透绿窗纱。(《月夜》)

诗人是从听到窗外一声轻微的唧唧声中感受到春的信息,捕捉到春的形象的。这正是诗人观察的精细之处。

有时,社会生活和自然界里,有些形象性的事物是稍纵即逝、发生在瞬间的,更需要我们有意识地、不失时机地抓住它,作为创作的素材。

俄国作家屠格涅夫在《森林与原野》(《猎人日记·跋》)中写过这样一段景色:“在你头上,身边,到处都是雾。……可是这时吹起了一阵轻风;朦胧地露出了一线浅蓝的天,突然一道金黄色的日光穿破了渐渐在散开的轻烟似的薄雾,撒下了一条长长的光带,照在大地、树丛上面——接着一切就又暗下来了。”

这是在大森林里的夏晨所出现的一种奇妙瑰丽的景色。它只能出现在夏晨的一瞬间,而屠格涅夫凭其精细敏锐的观察力把它捕捉住了,并把它摄入散文作品中。

俄国另一位作家果戈里写小说《外套》,其素材是从与一些朋友的闲谈中所说的一则笑话里得到的。根据经验,闲谈里常会有形象生动的见闻和故事,而这些见闻和故事又往往夹杂在其他话题里,而且出于谈笑的瞬间,稍不留意,即会悄悄滑过。为什么其他朋友把闲谈的见闻只当作笑话一笑了之,唯独引起果戈里的沉思呢?这是同他具有一种善于从偶然发生的细小生活现象中,灵敏地捕捉典型素材的能力分不开的。

从上可见,经常留心观察周围的一切人、一切事、一切物,是捕捉形象、获取素材的唯一正确有效的途径。自然,有的创作素材、特别是反映历史题材的作品 (历史小说和历史剧)的素材是间接地从书面材料中得到的。但是,书面的或历史的材料,本身也是从生活中得来的,况且,当你占有大量的书面材料以后,若不同自己的生活体验结合起来,也往往写不出真实的作品。

未完待续……

本号是一个传播优秀文学传承传统文化的平台。阅读是一件重要的小事,关注本号,一起来读书养性、终身学习!

标签:

图文推荐

热门文字

标签

精彩赏析